读《毛泽东关于“伦理学原理”的笔记》

毛泽东早期文稿,记载了毛泽东在1912年至1920年期间所写文章以及笔记,也就是毛泽东从20岁到28岁期间文稿。昨日读之,窥得毛早期思想发展之脉络,略有所得。

毛读《伦理学原理》时的笔记

豆瓣网友的要点摘录如下:

  1. 主观为安宁,客观为至善;内在为安宁,外现为至善。
  2. 本此自然道德所含之真理而发挥之,以论定各种行为之得失,是则道德哲学之本职也。道德哲学,亦犹卫生科学然。在举人类自昔习惯之行为,而为之指别其损益之所在,使人人得循是以为取舍。
  3. 于是人类之行为,变其纯任自然者,而益之以思虑,由无意识之道德,而进于有意识者,斯则道德哲学之赐也。
  4. 夫具足者何耶?盖谓人类之体魄及精神,其势力皆发展至高而无所歉然者也。
  5. 今日之刑法及警察,严明平正,一洗中世酷虐之习,诚可喜也。然缘是而谓中世何以不用是制,则误矣。且今日严明平正之制之所以有效,庸讵知非中世酷虐之制所致乎?
  6. 自由思想,自由生活,本人生第一之权利,而亦第一之义务也。
  7. 意志原始之形式,即无意识之冲动也。由无意识之冲动,而现于意识中,则为有意识之冲动。吾人若增其生活之动作,而有以餍其冲动,则快感随之。若障碍其动作,而逆其冲动,则不快之感随之。
  8. 感官之欲望,即冲动而伴以动作之模象者也。欲望之前提,为智力发展之一程度与夫意志及模象之交错,而欲望之餍足与障碍,则亦有快与不快之感随之。
  9. 吾人所见各人有大同之动作者,徒观其表耳。苟求其内情,则无一不具特性。夫内情者,人之本质也。其有特性也,正其所以为具足,而不得谓之缺陷。
  10. 离群索居诚哉不堪,然社会为人而设,非个人为社会而设也(毛)。
  11. 个人有无上之价值,百般之价值依个人而存,使无个人(或个体)则无宇宙,故谓个人之价值大于宇宙之价值可也。故凡有压抑个人、违背个性者,罪莫大焉(毛)。
  12. 此缘吾人有好变化、好奇之心,人不能有俄顷不变化者(毛)。
  13. 快感为渐达至善之征候,而持快乐论者,乃即以征候为正鹄(毛)。
  14. 快乐与痛苦,有不可离之关系,苦痛为避害之向导,其理甚明,然则快乐又宁非进取之导向耶?
  15. 甲有贵显之乐,而有患得患失之苦,其比例如何?乙有境遇之苦,而有思想自由之乐,其比例又如何?
  16. 此数句可证人类以惊奇为贵。惊奇者,人类之生涯也(毛)。
  17. 且吾人关于人生及人类之邪恶,尤常欲构为普通结论,以为镇静慰藉之资。例如为妻女所苦者,常欲为女子难养之说。著述而不为世所重者,常欲为世人不辨黑白之说。是故厌世主义者,彼之良药也。彼常因其胆液质之缺点,而生恶感,则以此药疗之,虽未能去其痼疾之根本,而时有轻损苦痛之效,如麻醉药焉。
  18. 人类贵重之性质,非自然之赐,而文明之效力也。吾人平心而观察之,勇敢、诚实、清洁、节制、正义、仁爱诸德,皆为后天之性质;而恐怖、虚伪、不洁、无节、粗野、利己,则转为野蛮人类之特色焉。
  19. 鸠之能翔于空中也,以有空气之抵抗,而彼乃以为苟无空气,则其翔也更自由,此康德所以讽人,使知悟性之动,必须经验实事者也。人之意思,不可无对象之抵抗,亦然。无抵抗则无动力,无障碍则无幸福,纯粹之幸福,为纯粹之真理然,有之者其惟神乎?在人类,则享幸福者必当有障碍若损害,犹之识真理者必当有蒙昧若谬误也。
  20. 然则不平等、不自由、大战争亦当与天地终古,永不能绝,世岂有纯粹之平等自由博爱者乎?有之,其惟仙境。然则唱大同之说者,岂非谬误之理想乎(毛)?
  21. 吾尝梦想人智平等,人类皆为圣人,则一切法治均可弃去,今亦知其决无此境矣(毛)。
  22. 此却有一疑问:吾人要此历史之名作甚,彼恶人得受恶名又有何不好(毛)?
  23. 是故思留名于千载者妄也,欣羡他人之留名者亦妄也(毛)。
  24. 吾人自欲遂行具足生活也,害恶之为多为少,除得尽除不尽,吾岂知之哉(毛)。
  25. 惟土石不死,然则人类将欲营土石之生活乎(毛)?
  26. 宇宙间非仅有人生一世界,人生以外之世界,必尚有各种焉。吾人于此人生之世界已种种经验之,正应脱离此世界而到别种世界去经验。。。。虽然,吾之意不如此焉。人类者生而有好奇之心,何独于此而不然?吾人不常遇各种之奇事而好之乎?死也者,亦吾有生以来一未尝经验之奇事也,何独不之好乎?大风卷海,波澜纵横,登舟者引以为壮,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!(毛)
  27. 国家如此,民族亦然,人类亦然。各世纪中,各民族起各种之大革命,时时涤旧,染而新之,皆生死成毁之大变化也。宇宙之毁也亦然。宇宙之毁决不终毁也,其毁于此者必成于彼无疑也,吾人甚盼望其毁,盖毁旧宇宙而新得宇宙,岂不愈于旧宇宙耶!(毛)
  28. 或谓人在历史中负有继往开来之责者,吾不信也。吾惟发展吾之一身,使吾内而思维、外而行事,皆达正鹄。吾死之后,置吾之身于历史之中,使后人见之,皆知吾确然有以自完。后人因吾之完满如此,亦自加吾以芳名,然而非吾之所喜悦,以其属之后来,非吾躬与之现实也(毛)。*
  29. 吾人并非建功业以遗后世,此功业自有足以利后世之性质存于其中云尔。吾之不灭也,亦吾本有此不灭之性质具于吾之身中云尔(毛)。*
  30. 要之,二者原为一物,吾人各种之动作,固处处须冲动,处处系冲动之所驱,良心之明,亦处处承认之。吾人之良心固未有不以食欲性欲之事为然者也。惟在一种时候及场所,乃有谏止冲动之举,如过度之食欲,过度之性欲是也。然则良心不过加以节制而已,并非反对也。其节制亦正所以完成冲动之本职也。故良心与冲动理应一致,乃调和的而非冲突的。自后天之训练习惯,矫枉过正,乃有不循自然与冲动反对之事,致使良心之本来与冲动同原,同为真的、自然的、实在的,变而为伪的、人为的、非实在的,此则矫枉过正之咎也(毛)。*
  31. 吾谓此等义务感情,只可于无意识界求之,只可于死界求之(毛)。
  32. 盖义务感情,虽可为去恶之作用,而大人君子,决非能以义务感情实现之者,大抵由活泼之地感情之冲动而陶铸之焉。
  33. 豪杰之士发展其所得于天之本性,伸张其本性中至伟至大之力,因以成其为豪杰焉。本性以外之一切外铄之事,如制裁束缚之类,彼者以其本性中至大之动力以排除之。此种之动力,乃至坚至真之实体,为成全其人格之源,即此书所谓自然之冲动,所谓性癖也。彼但计此动力发出之适宜与否,得当与否。适宜也,得当也,则保持之,否则,变更之,以迁于适宜与得当焉。此纯出自计,决非服从外来之道德律,与夫义务感情也。泡尔生所谓大人君子非能以义务感情实现,由活泼之地感情之冲动而陶铸之,岂不然哉,岂不然哉!(毛)*
  34. 此种语言在其起源确已合于客观界之事实,乃由种种之经验而来者也。由一人而论,从幼少之时,即童而习之,似为构成于先天者。从历史观之,则纯成乎经验,而非所谓先天直觉也(毛)。
  35. 道德者,非吾人能使无定,而彼本无定,且亦无时而定者也。
  36. 或人之说,必以道德律为出于神之命令,而后能实行而不唾弃,此奴隶之心理也。服从神而不服从己,己即神也,神以外尚有所谓神乎?吾研究良心之起源而知之,此问题已得于己矣,即当举其所得于己者而服从之。一切时空内百般之事物,其应服从,价值无有过于此所得于己者之大。吾人一生之活动服从自我之活动而已,宇宙间各物之活动,各物从服自我之活动而已。吾从前固主无我论,以为只有宇宙而无我。今知其不然。盖我即宇宙也,各除去我,即无宇宙。各我集合,即成宇宙,而各我又以我而存,苟无我何有各我哉。是故,宇宙间可尊者惟我也,可畏者惟我也,可服从者惟我也。我以外无可尊,有之亦由我推之;我以外无可畏,有之亦由我推之;我以外无可服从,有之亦由我推之也(毛)。
  37. 然则兼此二者乃所以遂其生活,则仍是利己主义也,以利他而达到遂其生活之目的,不过易其手段而已。持粹然之利他主义者,其毫无根据,所不待言。持粹然之利己主义者,亦但为理论,在此多数个体杂然活动之世界中,决不能实现。虽不能实现,虽无此事实,而其意则仍在是;人类生活之本意,仍在发达其个体也。为达此目的,乃求手段之奚择?择纯然利己之手段乎?初民及人之初生实择此手段,久之障碍甚多,乃舍此纯然利己而则人己兼利之手段,于是而人各遂其生矣。是故,吾人有时兼利他之手段者,仍以达到自利之目的也。
  38. 余未尝以著述家之责任自绳。如何而为人所喜,如何而于人有益,余所不顾也。余惟精进不已,务高尚余之人格,而表彰余所见到之真若善而已矣(歌德)。
  39. 故君子小人之别,在其所见之幸福高下如何,而人格之高下随之。盖观其所见幸福之价值,而得以定其最深之意向矣。
  40. 在文化之初期,人类爱群性最强,各人皆仅为民族若都市之一份子,而并无独立之人格,否则不足以自存。故如忠义、信实、勇敢诸道德,尤为往昔英雄时代所最重也。
  41. 幸福者,非道德之应报,而即道德也,是也。人苟不以道德为鹄的,徒以求祸畏罪之故而行之,则一旦外界之幸福不如其所期,将遂不免有天道无知之怨。
  42. 盖世之可畏可疾者,固未有过于矜伐而骄奢者也。幸福者衰亡之媒,其证据如此矣。而不幸之境遇,若失败,若坎坷,乃适以训练吾人,而使得强大纯粹之效果。
  43. 彼等以为神意者,神圣也,公正也,慈悲也,吾人当以己之意志实现之于客观者,以明神意,以当默示。此诚人类之纯粹至深邃之意向矣。
  44. 于是道德与宗教之关系可知矣,二者同出一源,即热望其意志之达于美满之域者是也。惟在道德则要求之,而在宗教则实行之。
  45. 人之择何等哲学也,视其人为何等人,信然。
  46. 凡人之解释现象也,无不符合于其意向,一切生活,各欲以其所亲爱所珍重者围绕之,则亦欲得其所视为高尚之世界观围绕之,以餍其心。
  47. 质而言之,万即一,变即常。我是极高之人,又是极卑之人(毛)。
  48. 意志者,即决定最后之原因,不被规定于他原因,而亦无所谓意志之原因。
  49. 思虑、疑惑、决断,人类之特质也。人类之行为,定于决断,而决断者,思虑之果也。
  50. 惟人类是等能力发展之程度,至为不齐。其全为动物冲动所左右,而不能抑制之者,为粗暴鄙野之人;其或全无此等冲动者,则又为枯寂酷薄之人,皆非中正之道。盖人类者,位于动物之实体及理性之实体之间者也。

我的摘录

以下摘录,取之以为最能表达毛氏思想者。

  • 我为万事万念之中心,故人恒以利我为主;利他由我而起点也,利他与我有关系也。众生一大我也,宇宙一大我也,何必讳言自利耶?然大我亦有发端,终以小我为先(悟前确实如此,未知悟后亦然否?)。

  • 由利己推而广之,利众生,利宇宙,系由小真而大真。吾儒之说亦然,“天地之道造端乎夫妇”,“先修身而后平天下”,“先亲亲而后仁民爱物”。

  • 圣人之学为己,为实现自我也。

  • 何谓善?在客观世界为功利,在主观世界为动机。两者皆善,方可称之为善。

  • 且为作用,且为正鹄,则无往而不乐。

  • 大同世界不可信。治乱迭乘,平和与战伐相寻者,自然之例也。

  • 变化攸忽,乃人性之所喜也。

  • 吾尝梦想人智平等,人类皆为圣人,则一切法治均可弃去,今亦知其决无此境矣。(不一定,人人皆悟,则大同成。然而人人皆悟的希望渺茫啊!)

  • 论事不论人。

  • 正不能胜邪,乃是正尚未能胜邪,非一定不能也。邪之存在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,实现正鹄之垫脚石耳。

  • 不问收获,只问耕耘。

  • 吾与伦理学有二主张。一曰个人主义。一切之生活动作所以成全个人,一切之道德所以成全个人,表同情于他人,为他人谋幸福,非以为人,乃以为己。吾有此种爱人之心,即须完成之,如不完成即是于具足生活有缺,即是未达正鹄。释迦墨翟皆所以达其个人之正鹄也。一曰现实主义。以时间论,止见过去未来,本不见有现在。现实非此之谓,乃指吾之一生所团结之精神、物质在宇宙中之经历,吾人务须致力于现实者。如一种行为,此客观妥当之实事,所当尽力遂行;一种思想,此主观妥当之实事,所当尽力实现。吾只对于吾主观客观之现实者负责,非吾主观客观之现实者,吾概不负责焉。既往吾不知,未来吾不知,以与吾个人之现实无关也。或谓人在历史中负有继往开来之责者,吾不信也。吾惟发展吾之一身,使吾内而思维,外而行事,皆达正鹄。吾死之后,置吾之身于历史之中,使后人见之,皆知吾确然有以自完。后人因吾之圆满如此,亦自加吾以芳名,然而非吾之所喜悦,以其属之后来,非吾躬与之现实也。历史前之事亦然。吾取历史以其足以资吾发展现实之具足生活也。或谓吾人负有生殖之责任,吾亦不信,我自欲生殖也,我具足生活中有此一片段之生活,我自欲遂行也,向谁负责任?必依此二主义,乃可谓之真自由,乃可谓之真自完。

  • 冲动既为自然,未有不能善生存发达者。自然者,真也,实在也。

  • 冲动与良心两者原为一物。冲动自然发出,良心加以节制而已,并非反对之。其节制亦正所以完成冲动之本职也。

  • 无论何种之书,都是述而不作,都是经验现象之总结。

  • 豪杰圣人乃能尽其性者也。

  • 浩然之气,集义所生。

  • 发显即本体,本体即发显,合无数发显而为一大本体,由一大本体而分无数发显。人类者与本体有直接关系,而为其一部分,人类之意识,亦即与本体之意识相贯通,本体或名之曰神。

  • 己即神也。

  • 吾人惟有对于自己之义务,未有对于他人之义务。救人畏难,所以慰安吾心,而充分发展吾人精神之能力也。

总结

从毛氏笔记中,可以看出,早期毛氏受阳明心学影响极大。总体框架与心学同。其中超越心学框架者,乃所谓善之定义也。心学说主于天理则无往而不善,然而何谓天理?何谓人欲?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别。毛氏则结合主观客观之说,认为功利与动机皆善方可谓之善。我则以未悟之视角,主张以大我之利为先,若不可决,则诉诸直觉。觉悟者或有另一光景,也未可知。然而吾以未悟之身,行未悟之事,义也,宜也。

相关内容
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