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观

世界观

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

心是先验和经验的统一。能知与所知不可分离,从来相互依存。先验的部分,天命之谓性,即良知,即本体。经验的部分,经验界的一切现象,不管是自然现象,还是伦理现象,都是良知之用。良知为现象界立法。良知是理性之源(因果论是良知强加于现象界的法)。良知是德性之源。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,良知是人存在的本质。良知不可能脱离现象界而存在,良知必须依托现象界才能表达自己。良知与现象界不一不二。现象界即行,既包括看得见的动作,也包括看不见的念头,从这个意义上,知行合一。良知是普遍的,是人人皆同的。良知以万物为一体。良知在表达自己时,在向现象界转化时,极容易受到现象界的干扰而偏离“中”,从而影响自己的表达,这时,天理被私欲所蔽。如果把良知与现象界的纠缠态命名为“心”,那么“心”就是本源,心即理,心即道。普遍性与个体性在“心”这里取得了统一。

纯然至善之良知,在向现象界转化时,为什么会偏离“中”?也就是说,私欲从何而来?

正是由“执著”而来。而执著,是认同一些事物为己:与外物认同,与思想认同,与情绪认同,与过往经历认同。只有去执,才能与良知合一,与生命合一,与宇宙合一。

如何“去执”?

完全接受“诸行无常”(小我所认同的那些事物都是无常的);臣服并欣赏;让良知之光流入这个世界。

人生观

致良知,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。天人合一。知行合一,使良知流畅地表达自己。存天理去私欲。良知为镜,磨镜去污。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;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

价值观

万物一体。无我。无执。中和。

总结

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
良知自身无善无恶,却是判断善恶的准则。作为“体”的良知,在向作为“用”的现象界表达自己时,会受到现象界的物欲牵引,而偏离“中”,而有善有恶。良知必须通过现象界才能表达自己,这个表达即为“物”,工夫是现象界的事情,唯有通过“格物”方能为善去恶,恢复良知之本体,使其顺畅表达自己。

格物即审美。

补充:方法论

以上已经论及方法论,但着重强调了修心的方面,对外相只说“格物”,但没说如何格。以下具体说。

所谓宇宙,往古来今谓之宙,四方上下谓之宇,就是时间和空间。

所谓空间,表现为“相”;所谓时间,表现为相与相之间的因果联系(无关乎主客观)。

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,前者为感性认识,后者为理性认识。

对当下来说,只有三个东西:对现状的了解、对规律的掌握和对目标的欲求。

人生之旅的模式永远是,利用对规律的掌握,从现状走向目标。

规律代表对过去的相的总结,现状代表现在的相,目标代表想象中的未来的相。

然而,这三个东西从来只存在于当下。时间的流逝意味着相的迁移,这一刻的相在下一刻成为过去,成为过往规律的一部分,而未来的相成为了新的这一刻的相。

假定过往规律在未来仍然适用是一个前提,否则规律对未来无价值。但活在当下意味着,随着相的迁移,必须对规律进行更新。当然现状也必须更新。

所以,人生只在三件事上努力:了解想要什么,了解现状如何,了解规律是什么。

确定目标,总结规律,了解现状;制定计划,付诸行动;……;如此反复以至于无穷。

正是润之所说:认识,实践,再认识,再实践,以至于无穷的过程。

了解现状,着重在感性认识;总结规律,着重在理性认识。

前者的关键在于客观全面。

后者则千变万化,玄之又玄,难以把握,只知道一些有利于发现规律的方法:如关注重复、对立、特例,分析和综合(把事物拆分为部分,找出最重要部分,探索部分部分之间关系、部分整体关系、整体与外部事物关系)。很像主席的矛盾分析法。

而制定计划,关键在于思考目标和现状的差距,然后从目标倒推,即,要达到目标,需要做什么,每一个步骤需要做什么。称之为“回溯法”。

付诸行动,关键在于自制力,坚决执行所制定的计划。

当然,时间在流逝,唯一可以不变的是目标,现状和规律都会改变,那么计划也会随之调整,此之谓灵活性。这也是活在当下的要义。

如果把以往规律也算为现状的一部分的话,那么就只有现状和想象中的未来这两个概念而已。

两者的差距就是唯一需要关心的事情,一切行动该围绕这点进行。

利用客观全面的观察去了解现状,利用分析综合去总结规律,利用现状、目标、规律加上回溯法去制定计划,利用坚定的内心去执行计划。

如此,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。

0%